《活起来的书法史》发布会在京举办(图)
中华新闻通讯社/中华时报9月23日北京讯(记者 冯赣勇)2025年9月21日下午,由河南美术出版社主办,对对书场与九州延墨书学中心联合承办的《活起来的书法史》新书发布会暨读者见面会在“美后肆时”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成功举办。
中华新闻通讯社/中华时报9月23日北京讯(记者 冯赣勇)2025年9月21日下午,由河南美术出版社主办,对对书场与九州延墨书学中心联合承办的《活起来的书法史》新书发布会暨读者见面会在“美后肆时”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成功举办。
一张灰不朗当的麻纸,上面是些扭扭曲曲的字,字迹时浓时淡,恰似病中之人的喘息。可就是这张纸,让宋徽宗盖满玉玺,让乾隆题字留名,让近代收藏家张伯驹甘愿卖掉豪宅、遭绑架也不肯放手。它叫《平复帖》,被称作“中华第一帖”、“墨中之皇”。
一张王铎的狂草,卖出百万元!围观的人炸开锅,有人喊“真正的草圣”,也有人冷笑“不过是乱涂一气”!
在20世纪80年代前,中国硬笔书写仅被视为实用工具,无系统性艺术理论。庞中华以地质队员身份自学,将毛笔书法的结体规律融入硬笔,提出“读古帖写现代字”的理念。他通过临摹颜真卿《多宝塔碑》等经典,提炼出方正端庄、易学易用的“庞体”,填补了硬笔书法艺术化的空白
我们常说,中国人,要有文化自信。文化自信不是口号,而是以五千年历史为底蕴,实打实、沉甸甸的东西。
《千字文》作为一篇由1000个不同汉字组成的韵文,其四字一句,朗朗上口,且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,成为继《急就章》之后的重要童蒙读物。同时,又因隋代智永《真草千字文》的广泛传播,加之历代书法家的“千字文热”,众多字体《千字文》在书法史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图景。
17368件作品搏杀,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仅965件入展——吴钢的**篆书《廉孝刚柔》联与隶书《春觉斋论文述旨》双双突围**,成上海入展作者中罕见的“双书体赢家”。
在中国书法史上,“二王”—— 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作为魏晋书风的巅峰代表,虽均无真迹存世,但其摹本与刻帖成为后世研习书法的重要范本。然而,二者摹本的流传数量却存在显著差异:王羲之的唐摹本、宋摹本及刻帖数量远超王献之。这一现象背后,是政治文化导向、艺术风格特质、历